目前,业内对于绿电直连仍处于观望阶段,许多企业和机构对政策的具体执行细节、操作路径以及潜在风险缺乏清晰认知,导致实际参与度不高。在政策实施初期,电价机制的明确性、市场化路径的畅通性以及电网企业的支持,成为影响绿电直连能否真正落地的关键因素。
随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发布,绿电直连作为推动清洁能源高效利用、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正逐步进入落地实施阶段。然而,目前绿电直连呈现出面上热度较高、实际推进缓慢的态势。尽管各方都在积极探讨、表态支持,且有较多企业表达参与意愿,但真正付诸实践、实质性推进的项目并不多。
整体来看,目前业内对于绿电直连仍处于观望阶段,许多企业和机构对政策的具体执行细节、操作路径以及潜在风险缺乏清晰认知,导致实际参与度不高。在业内人士看来,电价不仅是绿电直连项目的核心经济指标,更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焦点。在政策实施初期,电价机制的明确性、市场化路径的畅通性以及电网企业的支持,成为影响绿电直连能否真正落地的关键因素。
市场参与热情有待激发
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直言,“目前,参与绿电直连项目的主体数量并未达到预期”“部分企业对电价机制仍持观望态度”“《通知》发布后,部分企业对配套电价政策的预期有所下调,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优惠水平”……因此,尽管政策方向明确,但市场参与积极性仍需进一步激发。
“目前缺乏统一、透明的价格形成机制,导致参与主体难以准确评估绿电直连项目的收益与风险。绿电直连的核心问题在于电价,价格机制是推动绿电直连项目落地的关键因素。从当前的实践和企业反馈来看,电价优惠是企业参与绿电直连的主要驱动力,其在整体决策中的占比或超70%。”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律师展曙光对记者表示,无论是企业出于降碳需求,还是为提升拼搏在线登录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其最终目标往往都指向降低成本。对于出口导向型企业而言,电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拼搏在线登录的成本结构和市场竞争力。在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电价优势已成为企业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因此,电价优惠在绿电直连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企业是否愿意参与、是否愿意投入资源进行绿电直连的核心考量因素。只有在电价具有明显优势、具备经济可行性的前提下,企业才有足够动力推动和落实绿电直连项目。
配售电改革资深专家吴俊宏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电价作为绿电直连项目的核心经济指标,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市场竞争力。然而,目前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统一的电价执行标准和定价机制。项目方希望借助绿电直连获得更具竞争力的电价,以提升项目的经济性;电网企业则更关注电价机制是否会影响其输配电价收益,确保其合理收益和全社会承担输配电价的公平性;监管方则希望电价政策能够支撑绿电直连项目真正落地、有效执行,避免政策流于形式。
因此,电价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各方诉求,寻求一个相对平衡的解决方案。吴俊宏认为,从目前的政策走向来看,电价不会完全达到项目方的预期优惠水平,但相较于不开展绿电直连的情况,其经济性仍具一定优势,特别是在充分做好内部源荷储互动、减少对电网的实际容量需求后其经济性将更加明显。同时,新的电价政策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电网企业因电价调整而受到质疑,从而为绿电直连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政策保障。
“绿电直连政策的电价配套文件可能近期发布。”一位参与绿电直连政策制定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该文件的出台将为绿电直连的实施提供更加明确的政策依据和操作路径,对推动绿电市场化交易具有重要意义。
参与电力市场面临多重挑战
吴俊宏分析,绿电直连作为聚合型新型经营主体,其在电力市场中的参与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清晰。一方面,绿电直连项目在现货市场中存在“送电上限20%”等要求,对其交易策略、新能源出力预测、内部灵活性资源配置提出挑战;另一方面,如何在电力市场中实现购电、售电的路径优化并在各地交易规则中明确该类主体参与市场的方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片由AI技术生成。
绿电直连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通过聚合内部源荷储资源,提升绿电的市场竞争力和消纳能力。然而,当前绿电直连在参与电力市场时,仍面临政策支持不足、市场机制不完善、交易规则不清晰等多重障碍。
“绿电直连项目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面临电力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为有效应对这一风险,可建立一种基于双方协商的协议机制。具体而言,电源方与负荷方可在协议中约定电价机制。”展曙光认为可采取多重策略:一是锚定市场价格,以中长期或现货市场价格为基准,设定电价浮动区间;二是设定优惠幅度,在市场价基础上,给予一定优惠,以增强项目吸引力;三是保障消纳率,在协议中明确双方的电力消纳责任,确保项目稳定运行。
通过上述机制,既可保障双方的收益稳定性,又能有效对冲市场波动风险,实现风险可控、利益共享的良性循环。
业内人士认为,绿电直连项目的顺利推进,需要在电力市场机制、交易规则、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性优化。只有在这些关键环节实现突破,绿电直连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提升绿电消纳能力、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未来1—3年,绿电直连项目的电价大概率将呈现下降趋势,整体用电价格可能低于传统电网供电价格。”展曙光预测。
建立确保公平性的电价机制
吴俊宏直言,绿电直连项目涉及电网的接入、调度、运行等多个环节,电网企业的支持与配合至关重要。
展曙光也表示,绿电直连需要与现有电网系统进行对接,但并网的技术标准、审批流程、责任划分等仍不明确,影响项目的可行性与实施进度。此外,绿电直连的核心在于“绿电”与“用户”之间的直接对接。如果缺乏稳定的、明确的绿色电力需求,项目将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吴俊宏认为,绿电直连项目科学合理的电价执行标准,是保障各方利益的重要前提。同时需进一步明确电网公司在绿电直连项目中的职责与支持机制,以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和运行。因此,绿电直连政策的落地,不仅需要明确电价机制,还需在电网企业与绿电项目方之间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确保电网企业在绿电直连项目中的支持与配合,为绿电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绿电直连作为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政策落地的关键在于电价机制的明确。电价不仅是绿电直连项目的核心经济指标,更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焦点。在政策实施初期,电价机制的不明确、绿电直连参与电力市场的障碍、电网企业角色的不清晰,成为影响绿电直连推进的主要挑战。只有在电价机制、市场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绿电直连才能真正发挥其在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方面的作用。